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z6com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-z6com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企业文化 > 员工风采 > 先进人物
工作,一本读不厌的书
来源:机装公司   作者:张静娟   发布时间:2016年06月28日  

1208

  

——记包头市、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云利平

有人说,工作着是美丽的。而入厂三十多年来,能始终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当作一本精彩的书一样去精研细读,把每一个工件、每一次检修都当作艺术品去精雕细琢,努力让自己参与的每一项工程都成为“免检产品”,这样的职工,又有着怎样的情怀?

云利平,机装公司第一工程处资深钳工。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,一晃眼,三十多年过去了。云利平凭着对钳工专业的痴迷和执着,勤学苦练、不断总结,始终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之中去,艰苦的努力,务实的工作作风,使他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,最终从一个青涩小伙成长为拥有高超技艺的钳工高级技师。

凭借勤勤恳恳、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,云利平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-z6com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,他所在的班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国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-z6com集团模范班组和2013年包头市“工人先锋号”班组。2015年2月,他光荣地被授予集团2014年度“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2015年4月,在包头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,他又被授予2014年度包头市“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付出自己的汗水和智慧,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身边同志的一致称赞。

刻苦专研、埋头苦干

干一行,钻一行,爱一行。云利平初次接触钳工专业是在高中毕业到机电公司实习。那时,他的角色刚从学生转化为工人。当他头一次看到图纸上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条,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图纸一个个部件组装成运转自如的设备时,打心眼里爱上了这个专业。云利平知道,为了提高自己,只有勤学苦练一条路。他拜技术全面的老师傅为师,每天早出晚归,白天在现场对照图纸组装零部件、配垫板、安装调整设备,仔细琢磨、实践书籍和师父教授的技术要领;晚上回到家里放弃休息时间,对着带回家的图纸反复揣摩,挑灯钻研《钳工》、《机械原理》、《夹具设计》等钳工理论书籍,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推敲。他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努力钻研和充实技术知识上面,不断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加以记录整理,积累了丰富的安装技术经验。通过日积月累,他终于掌握了钳工技术,成为了机械安装方面的“高手”。

从入厂第一天起,云利平就把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钳工技师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。他为自己制定了边干边学的工作思路,并努力实践着。众所周知,钳工是一个干到老学到老的工种,学好学精不容易,非常辛苦,施工中,他的手一次次的被磨破,缠上胶布继续进行,身上一次次的汗如泉涌,他用毛巾一擦接着练。遇到技术难关了,认真查找资料,和师傅们深入探讨,反复的描图、操作、修改,从不放过任何疑问,总要攻克所有难题。正是凭着这种主动钻研、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,云利平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。

在机装公司第一工程处,云利平干活不怕苦不怕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,他常常苦中作乐,把苦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。在薄板检修维修间对中台工作中,需要把两根长2米、宽0.1米的台面测量共四十个点,误差规定0.0.5毫米以内,两根台面共有四十个调整螺栓,这就意味着调整一个对中台得反复松紧螺栓上百次,辛苦可想而知。云利平知难而上,拆卸、清洗 、加垫、拧紧,他轮起大锤一次次紧、一次次松,在阴冷的厂房里干的汗流浃背,他仔细分析每一次测量结果计算垫片的加减量,每次都准确无误,大大缩减了调整时间,节省了人力。这样的对中台一共有六个,云利平不但提前完成任务还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受到甲方的好评。钳工是一个多工种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,云利平为了工作方便,在空闲之余也拿起焊把焊枪练习焊接、气割,他还向测量师傅请教测量问题并实际操作仪器,久而久之,他练就了一身现场的十八般武艺,在单位人手紧张的时候,他都能撸胳膊上阵,放下这个干那个,大家都说云师傅是个闲不住的人。

工作一丝不苟,兢兢业业

在多年的钳工工作中,云利平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好习惯,对待问题他有耐心,有恒心,有决心的去解决。他知道,机械设备安装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,关系到生产工人的安危,不能怠慢。所以每一个工作环节他都慎重、认真地去做好。

在包钢Φ159张减机检修中,云利平负责张减机电机底座更换、安装电机和定心的工作,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,他对各种关联设备进行了精密的测量,发现了电机底座在制作中存在误差,电机就位后无法定心,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,经过甲方的确认后,电机底座被及时拉去进行重新加工,为检修赢得了时间。

在河北文丰钢厂主抽式风机安装工作中,云利平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,查图纸、走现场、备垫板,找工具,都妥当后才开始工作。风机吨位大,调整困难,他首先从最基本的校验基础开始,拿着图纸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对着去量,检查螺栓是否完好无损,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,在校验中总能发现不少的的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。给风机定心是调整风机的关键,也是“磨叽”人的活,云利平不怕麻烦,一遍又一遍的调整,直到符合要求为止。他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让大家都很佩服。

不计得失、甘于奉献

云利平热爱本职,忘我工作,甘于奉献,经常在施工一线加班加点,有时工程忙起来甚至几天几宿不回家,实在累了就在现场的板房里睡,醒了又接着干。“干就干好!”这是云利平的座右铭。从事钳工三十多年来,他坚持把每天的工作都当作一本精彩的书去精研细读,把每一个工件、每一次检修都当作艺术品去精雕细琢,努力让自己参与的每一项工程都成为“免检产品”。

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对班里的工机具进行维修,已经损坏的磨光机、电钻、压机等在别人眼里是一堆废物,经过他的巧手都能起死回生。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他来干。

在包钢轨梁H型钢设备安装工程中,由于需要大量垫板,而分公司只有两台刨床,很难满足轨梁垫板的加工。分公司领导号召大家集思广益,想办法出主意解决这一难题。云利平提出将报废的机床进行修复再利用的建议。经分公司领导研究论证后,认为这个办法可行。决定将这项任务交给该云利平。接到任务后云利平带领两名钳工对四台报废刨床进行修复。从外地拉回来的报废机床,由于年久失修,已经破烂不堪,有的型号现在早已不再生产,想买配件都没处买。修复难度很大。

修复过程中,他们先将机床零件逐个进行拆卸和编号,用洗油进行清洗后在进行检查测试,再对破损的零件进行修理,实在修复不了的机床,就把上面能用的零部件拆卸下来,用在同一型号的其它机床上。这样共修复液压刨床一台,齿轮刨床两台台,车床一台。如果购买这些机床,至少得十五万元。而修复这些机床,除两个总程和四个密封圈及四个台钳是从外购买的,其余的零件如大齿、走刀台总程、丝杠、台钳底座等等都是从旧床子上拆卸下来进行修复的。购买零件的费用加上人工费及其它费用总共不到两万元。这样既解决了机床的问题,也节约了大量资金,最后终于让本已报废的机床重新焕发了生机。有了这些机床,满足了垫板加工的需要。事后,大家称他为设备的“好医生”。

这就是云利平,一个实实在在、普普通通的人,他平凡,却用最平凡和朴实的行动,把中冶人一天也不耽误,一天也不懈怠,今天好好干,明天好好干,天天好好干的企业精神写在自己的工作中。

 



网站首页
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-z6com